候城

候城是什么意思的图片

网友科普

候城是中国战国至西汉时期沈阳地区的古城,由燕国将领秦开约公元前300年修筑,名称源于斥候侦查功能,属军事戍边据点。西汉时期正式成为辽东郡属县,并设中部都尉驻守,形成燕、秦、汉三朝延续的军事要塞体系。东汉时改隶玄菟郡,121年遭高句丽焚毁后翌年汉将陈婵镇守辽东地区。1993年在沈阳故宫北墙外发现候城遗址,现存北城墙残体长度有170余米,残体高在2米以上,墙体为战国晚期夯筑,周边存护城河遗迹。地表出土绳纹砖瓦、夹砂红陶器具等遗物,印证其军事属性。考古初步判断城址范围需结合盛京路、宫后里、沈阳故宫崇谟阁东侧更道及沈阳路东华巷等坐标进一步勘探。候城遗址的确立将沈阳建城史上溯至战国晚期。

问AI百科
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候城"相关的知识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