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屧
含义解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见“倒屣”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文寓意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··《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急于出迎,把鞋倒穿。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当贵客临门,主人总是倒屧出迎,以示尊敬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文寓意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时邕才学显著,贵重朝廷,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闻粲在门,倒屣迎之。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邕曰:“此王公孙也,有异才,吾不如也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西晋·陈寿·《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敲门若我访,倒屣欣逢迎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唐·皮日休·《《初夏即事寄鲁望》诗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既有当垆,毋劳倒屣,便可投辖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元·任昱·《《折桂令·同友人联句》曲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吾辈得施为,正好谈心花底;兰友瓜戚,门外不须倒屣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清·孔尚任·《《桃花扇·媚座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词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倒屧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