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燎
网友科普
余燎(拼音:yú liáo,注音:ㄧㄩˊ ㄌㄧㄠˊ),汉语词语,指边缘之火或未完全熄灭的火焰。该词多见于文学典籍,用以描述火焰残留的状态。南朝谢惠连《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》中“焚玉发崐峯,馀燎遂见迁”以余燎表现火势蔓延后的余烬;南朝沈约《咏萤火》“集草疑馀燎”与明代周浈《始发建邺登龙江山祠感怀有作》“炎景扇餘燎”则引申描绘暑热未消或微弱光点的场景。其词源可追溯至南朝诗文,谢惠连与梁代沈约的作品均直接使用该词。明代周浈诗中沿用其隐喻用法,延续了该词在古典文学中的意象传承。
相关文章
野燎余荒草
...,寒日下山阴。 野燎余荒草,孤城带远林。 吴仇终克复,不负卧薪心。
炎景扇余燎
...。 秋阴散微翳,炎景扇余燎。 行矣庶无欺,忠信将可劭。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余燎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