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逸待勞

以逸待勞是什么意思的图片

网友科普

以逸待劳(拼音:yǐ yì dài láo)是汉语成语,最早出自春秋时期孙武所著《孙子·军争》,指在战争中充分准备、养精蓄锐,待敌人疲惫时进行反击。该成语在句中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该策略强调通过休整军队、占据有利地形,掌握战场主动权,以守势消耗敌方战斗力。《孙子兵法》提出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”,认为这是运用军力的关键。实施时需积极防御、因势利导,而非被动等待,通过控制敌人行动使其疲于奔命,最终伺机反攻。成语典故可追溯至《孙子·军争》中“以佚待劳”的军事思想,东汉班固《汉书》记载赵充国“以逸击劳,取胜之道也”。元末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描写陆逊在夷陵之战中采用该计策,利用火攻击败蜀...

问AI百科
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以逸待勞"相关的知识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