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師
网友科普
京师(jīng shī)是一个汉语词汇,系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,主要指国都,即现代汉语中的首都。京师一词较早见于《诗经》及西周金文材料。早期京师一词用作地名,具体所指尚存争议,后世则用于指代国都(不包括陪都),一般不作为专有地名使用。其中,“京”字的国都、都城之义,一说由“高、大”之义引申而来,另说是由周之地名演变而来,“京”字的本义及引申义主要有:高丘、宫室、谷仓、国都、地名及大、忧虑貌、数目名等含义,或以单字或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,;“师”字则是周人在地名中的习惯性后缀,另一种观点则是明末清初经学家顾炎武所撰《肇域志》提出的,认为陕西凤翔有山曰“京”,有水曰“师”,后周文王建都于此,统名之曰...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京師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