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路
含义解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亦作“五輅”。①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,即玉路、金路、象路、革路、木路。②古代王后所乘的五种车子,即重翟、厌翟、安车、翟车、辇车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史书对五路的记载详细而生动,让人仿佛能看到当年的盛况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文寓意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王之五路,一曰玉路,锡樊缨,十有再就,建大常,十有二斿,以祀;金路,钓,樊缨九就,建大旗以宾,同姓以封;象路,朱,樊缨七就,建大赤以朝,异姓以封;革路,龙勒条缨五就,建大白以即戎,以封四卫;木路,前樊鹄缨,建大麾,以田,以封蕃国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战国··《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辂鸣銮,九旗扬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南朝梁·萧统·《《文选·潘岳〈借田赋〉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后之五路,重翟,锡面朱緫;厌翟,勒面缋緫;安车,雕面鹥緫,皆有容盖;翟车,贝面组緫,有握;辇车,组挽,有翣羽盖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战国··《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三礼义宗》明王后五辂,谓重翟、厌翟、安车、翟车、辇车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五代晋·刘昫等·《《旧唐书·儒学传下·祝钦明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种感官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们通过五路来感知和了解这个世界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文寓意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知而不以五路,说在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战国··《《墨子·经说下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词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五路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