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時
网友科普
二时,佛教用语,具有双重释义:一者指佛教戒律中划分的春秋两季修行时段(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日、八月十五至十月十五日),因气候适宜头陀行而得名;二者源自《大智度论》,包含迦罗时(实时)与三摩耶时(假时)两种时间观,分别对应现实时间与假名时间。春秋二时中,僧侣需随身携带杨枝、澡豆、三衣等十八种修行器具,并遵循头陀行准则,冬夏则停止游行专注坐禅。迦罗时依戒律规范僧侣日常行为,如进食时间规定,体现《大智度论》中"毗尼结戒是世界中实,非第一义中实"的哲学属性;三摩耶时指某一时间而言,如经云"一时佛在舍卫国……",此所言之时,即指假时。该术语理论根基见于《大智度论》对时间属性的哲学辨析,其戒律实践部分则在律...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二時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