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庸说

中庸说是什么意思的图片

网友科普

中庸说,一译中道论,是古希腊伦理学说,由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4世纪提出。其核心概念为“中庸”(希腊文mesotes),强调行为应处于过度与不及两个极端之间的适中状态。该学说认为人类行为存在过度、不及和适中三种形态,其中过度与不及属于恶的范畴,唯有适中状态符合美德标准。例如勇敢作为美德介于怯懦与鲁莽之间,节制则位于纵欲放荡与冷漠无情之间。相关论述见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《尼各马可伦理学》。亚里士多德将中庸理论延伸至社会政治领域,主张财富分配应遵循适度原则,认为大富与大贫皆不利于社会,提出由中等财产阶级治理国家。这一理论对后世西方政治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相关文章

中庸说著形

实际即为诚,中庸说著形。 晓来雷雨过,七十二峰青。

肯为胡广说中庸

...,肯为胡广说中庸。 春风举世知骑鹤,夜雨何人误卧龙。 吾道未嫌拘絷苦,一编炯炯照人胸。

自从受得中庸了,止说西铭不说兵

...。 自从受得中庸了,止说西铭不说兵。

胸中凛凛万卷书,一字不为庸人说

...。 胸中凛凛万卷书,一字不为庸人说。 存心养性以事天,人知不知渠晏然。 穷经日夜废寝饭,不怕诸生嘲腹便。 三旌五鼎俱妄想,致一工夫在存养。 我今老病死即休,未死尚欲从公讲。

问AI百科
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中庸说"相关的知识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