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長

三長是什么意思的图片

网友科普

三长制是北魏冯太后与孝文帝太和十年(486年)推行的基层行政管理制度,由党长、里长、邻长组成三级管理体系,每五家设一邻长,五邻设一里长,五里设一党长。该制度取代原有的宗主督护制,核心职能包括核查户籍、征收赋税及征发徭役,通过将豪强荫庇人口纳入国家编户,有效增加财政收入。三长选拔标准为“长取乡人强谨者”,并与均田制配套实施。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制,地方豪强掌控大量荫户,导致国家赋税流失。三长制推行后,国家掌控户口数量显著增加,太和十四年(490年)全国在籍户数较太和八年增长1.3倍。东魏、北齐时期继续沿用此制。该制度的层级管理模式为隋唐时期乡里组织奠定基础,仍有地区选树街巷长、胡同长、楼道长等“...

问AI百科
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三長"相关的知识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