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时
含义解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春、夏、秋三季农作之时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农民们在三时辛勤劳作,期盼着丰收的到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文寓意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洁粢丰盛,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春秋·左丘明·《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欲他郡长,三时务耕稼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唐·元稹·《《茅舍》诗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愿陛下废百事之用,以广三时之务,则播植不愆矣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北宋·欧阳修、宋祁等·《《新唐书·刘蕡传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恰三时农事完,暂一身筋力舒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明·程可中·《《点绛唇·吴次鲁止耕堂》套曲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战法、田法之详,至冬狩始见者,虽各修于其地,然必待筑场纳稼之后,乃可遍简车徒,稽人畜、旗物、军器;行于三时,则夺农功而无地以阵车马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清·方苞·《《书周官大司马四时田法后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夏至后半个月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年三时,气温逐渐升高,农作物生长迅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文寓意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五月炎蒸气,三时刻漏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北周·庾信·《《奉和夏日应令》诗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夏至后半月为三时,头时三日,中时五日,三时七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明·周之玙·《《农圃六书·占候·五月占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早、午、晚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每天的作息十分规律,三时的饮食都安排得井井有条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文寓意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杀气三时作阵云,寒声一夜传刁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唐·高适·《《燕歌行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有佛堂以供香火,三时钟磬,宛如梵宫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明·刘若愚·《《酌中志·大内规制纪略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有三时,一曰蚤时,二曰午时,三曰昏时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清·龚自珍·《《尊隐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分一年为热、雨、寒三时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的农作物种植会根据三时进行调整,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文寓意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来圣教,岁为三时: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,热时也;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,雨时也;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,寒时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唐·玄奘·《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,佛法将经历的正法、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。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万年。见南朝陈慧思《立誓愿文》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教的发展历经三时,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文寓意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佛灭度后,法有三时,谓正、像、末。具行教、行、证三,名为正法;但有教、行,名为像法;有教无余,名为末法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唐·窥基·《《大乘法苑义林章》卷六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词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三时"相关的知识